1. 首页 > 十二星座的特点 > 文章页面

安徽淮北市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有哪些:安徽省饮食文化特点

安徽最具特色的5碗面,你都吃过几种,看看你的家乡面上榜了吗

大家好,安徽淮北市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安徽民俗饮食文化有哪些:安徽省饮食文化特点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徽淮北市和安徽民俗饮食文化有哪些:安徽省饮食文化特点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有哪些:安徽省饮食文化特点谁有大学生知识竞赛题库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常识老人常说 待客不上三道菜 ,是啥待客之道 网友 别闹笑话了

皖中、皖南两个地区隔江相望,在地理环境上颇有相似之处:同有丘陵地带,可大面积种植水稻;同有山区,可产林茶、杂粮等;同有河湖,多产水鲜。因而两个地区人民的饮食习俗也大体相似。

主食——皖中皖南人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山区人民还要兼吃一部分杂粮。徽州地区生产的稻花米,作饭香软,出饭率高,已推广到其他地区食用。宣州等地区的血红糯米,被视为补品,已成为城市群众争购的粮食。因糯米性粘,平时不用来作饭,只是留做节日酿甜酒、制年糕,改善家庭饮食等。

每日一日三餐,早餐城镇居民多吃大米稀饭,辅之以各种早点,如大馍、油条、包子(肉包、糖包、豆沙包),糯米粉做的糍糕、烧麦及烤山芋等。农村群众早餐吃干饭。中餐和晚餐城镇居民大都吃干饭,在农村农忙时期,一般都在早饭后带上干粮上工,还要顺便带些咸菜和一瓶开水。中午就不回家吃饭。农村晚餐有干有稀。夏天晚上,多在农家的禾场上吃饭。一张小桌,放上几样小菜,全家人围桌而坐。到了冬天的晚上,堂屋的火塘里燃着熊熊的炭人,火锅内煮着两三样菜蔬,叫“一锅熟”,火塘边烤着玉米粑或米粉粑。全家围火塘而坐,边烤火,边吃晚餐。城乡群众对晚餐都比较重视。

食品多种多样,除用纯米做饭外,还有山芋饭、菜饭(将萝卜或芥菜、白菜等切碎在锅边蒸熟,放入油盐,和饭而食)、豆饭(将豇豆等和饭煮食),用玉米粉和大米煮饭,称为“金玉良缘”。如有剩饭,可做水泡饭、炒饭(以鸡蛋炒饭为多)。另外还有大米稀饭、菜稀饭、山芋稀饭、豆子稀饭、玉米稀饭、南瓜稀饭、糯米稀饭等。皖西太湖县一带,善于加工锅巴。干饭吃完之后,留下锅巴,将米汤倒入锅中煮之,叫“锅巴粥”。还可将锅巴焙黄,装入瓷罐,用热肉汤泡食。也可以把锅巴用油炸一下,充作早点。安庆一带的重油锅巴,尤为一方风味名食。这种锅巴香酥可口。老年人牙齿差、消化力弱,农村人便用小罐煨饭,饭中放入少量肉屑及油盐,这是供给老年人的特殊饭食。此外,农村的某些手工业工人(如铁匠),也往往用吊锅煨饭吃。

皖中皖南地区除油条、烧饼等一般早点外,各地还有一些传统点心,有的不只是做早点,也是宴客的佳点。如:大救驾、小红头、双冬肉包、蟹黄汤包、庐阳汤包、冬瓜饺、油酥饼鱼皮蟹黄饺、山粉圆子、小笼肉蒸饭、瓠子饼、三河米饺、香椿馃、黄豆肉馃、毛豆抓饼、油炸臭干、干丝等。除上述名点外,皖中、皖北各城镇还有全椒的酥笏牌、鸭油烧麦、蚕蛹酥、脆炒面、蝴蝶面、蟹锅贴、深渡包袱、豆皮饭、混汤酒酿元宵、舒城笼糊、油堆、鸡血糊、芋糯麻团、荠菜圆子、蓑衣圆子、绿豆火腿粽子、梅干菜烧饼、柳叶包子、示灯粑粑、荸荠糕、赤豆猪油糕等。这些点心,其粮食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及其他杂粮,配料则就地取材。

副食品——菜肴一般分鱼、肉、蛋及家禽为原料制做的荤菜和以蔬菜、豆制品等为原料的素菜。皖中人一般不吃狗肉,有“狗肉不上拜”的谚语。皖南人喜欢吃蛇肉、鹿肉、野猪肉等。皖中、皖南群众还喜欢吃腌制的菜品,还喜欢制做酱菜。除此之外,安庆人还喜欢用泡菜坛放入白菜、萝卜、黄瓜、扁豆之类青菜制做泡菜。干菜也是这一地区人民所喜食的。另外他们还喜欢把花生米、芝麻、红辣椒等晒干研末,或再加入盐水制成各种酱,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做调味品。

当地群众还喜欢腌制鱼、肉、蛋类。农村每到腊月大都家家要杀猪,少部分春节食用,大部分腌成火腿和咸肉。到春天把咸肉穿在竹竿上,放太阳下晒,然后挂家中阴凉处慢慢吃。在城市里,大多数家庭这个季节也要腌一些咸肉和草鱼。到端午节前后还要腌些鸭蛋,做些皮蛋。

豆制品是皖中、皖南人民喜爱的食品。制品有豆腐、白干、酱干、臭干、千张、豆腐果、油炸泡、素鸡(用酱油、千张包扎成卷)、豆腐皮、豆腐脑等。其中八公山的豆腐、豆腐脑,马鞍山的采石茶干,和县、屯溪的酱油干驰名省内外。芜湖市的煮干丝,合肥的油炸臭干子是著名风味小吃。另外豆制品也可同鱼、肉一起制做成可口的荤菜,如:鱼头烧豆腐、银鱼煮干丝、干子炒肉丝(片)、豆腐(干子)烧肉等,既是家常菜,又可侍客。

日常饮料——这一带群众都有饮茶的习惯,城市居民一般用茶杯泡茶,农村中一般用茶壶泡茶。过去农村茶壶有两种,一种是瓦壶,泡茶后放在锅台的热水罐中,或置入灶中,利用热水或灰烬保暖;另一种是锡壶,放入木制的“暖壶套”内。皖中、皖南一带是安徽的茶叶产地,许多农民的菜园中也要种上几株茶树。另外皖中、皖南还有用各种糖水招待客人的习惯。夏季也喜饮用红糖水解暑。酒也基本上属于群众的日常饮料。喝的是用糯米或大麦酿制的烧酒。农民多请酒匠到家中酿制。富裕家庭长年备有糯米酿制的封缸甜酒(亦称“套酒”)。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知识

皖北地区是指淮河以北的宿县、阜阳两地区和淮北市一带。这一地区的饮食习俗与皖中、皖南迥然不同,但沿淮一带如蚌埠、淮南等地又与其有相似之处。

主食——皖北是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杂粮为主的地区,因此这一地区的群众以面食、杂粮为日常主食,一般是收啥吃啥,随季节而异。在麦收季节皖北俗语有所谓“滚子响,鏊子热”,群众日常吃的主要是麦面制品,有馍馍、烙饼、煎饼、油饼等。烙饼更是群众喜爱的食品,制法吃法多种多样。在收杂粮的季节,多吃杂粮制品。现在皖北群众的日常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农村杂粮和米饭兼吃,这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餐次为一日三餐。一般农村是两稀一干,如:早餐是红芋汤或杂面糊、稀粥,午餐吃干馍、豆杂面条汤,晚餐吃山芋疙瘩汤。也有吃两餐的,干稀搭配,如:利辛县一带早上吃馍或卷子粑粑、大饼,喝稀粥(红芋粥、面条、疙瘩汤等),中午吃面条或馍,晚上天黑就人睡,不再吃东西。近年来皖北地区的农业收成有了发展,民间俗语说:“夏收一湖麦,秋收一湖棉,吃的精白面,花的副业钱。”表明了这个地区农民生活的改善。现在大部分山芋等杂粮已成为饲料或制酒原料了。

菜蔬——由于皖北地区群众的日常主食水饺、菜盒子等食品都包有新鲜肉馅、菜馅,用餐时不需要用其他菜佐食,就是面条、疙瘩汤等流食,也多以青菜、油、盐等调味,不另做菜也可以饱餐。大馍、煎饼、卷子、粉馃、大饼等较为粗糙的食品,在制做时,也要放入盐、姜、五香粉、麻抽等多种作料,又经过油煎、油炸或火炕,多香酥可口,有辣酱、俺蒜、大葱等佐餐即可。近些年来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日常菜肴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农村的许多群众在地里种下了常见的四季蔬菜,这样群众日常的餐桌上也有了多样的菜肴,不再满足于只吃粮食了。而城镇人民的餐桌上也比较讲究了,不但有蔬菜,还要有猪牛羊肉及禽蛋菜肴。白牛肉、炸牛肉、肚三洋、牛蹄花、焦炸羊肉、苔干羊肉丝、羊肉汤、红扒羊蹄等,都是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名菜。淮北名菜中,有的是从外地传入的,保留了外地风味,再经过本地的加工,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如宿县符离集烧鸡,源于山东德州的五香脱骨扒鸡,改用十三味香料,先经高温卤煮,后用小火回酥。成品肉烂而丝连,嚼骨有余香。

皖北地区群众,平时吃面食还有喜欢用汤的特点。这种汤往往是把几样菜烩成一锅,调味品放得极少,放入少量的淀粉勾荧,既当菜吃,又是面食,且量大,往往用瓢舀到碗里,一碗一碗地喝,群众称之为“喝汤”。甚至有些家庭以喝汤代替吃饭。人们相互见面时常常问道:“喝过汤没有?”一些较富裕的家庭,对喝汤也很讲究,同样是一锅杂烩汤,里面却放入鸡肉、木耳、金针菜、鸡蛋等,质量很高。

当地群众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工腌制蔬菜。如:清明前腌鸭蛋,立夏腌春腊菜,梅雨季节做豆酱、豆腐乳,白露后做泡菜和麻辣酱,立冬时腌冬腊菜,冬至时腊制种种腊味(肉、鱼、鸡、鸭、鹅等)。其中有些副食品,如太和的火腿豆腐乳、颍上的腐竹等,还能供应省内外市场的需求。在蔬菜旺季,农民们喜欢制作各种干菜,以当地特产苔菜制做的苔干菜,驰名于省内外。

小吃点心——点心种类繁多,既有制作精细、风味独特的名点,也有营养丰富、制作比较简易的大众化点心。有:蒙城油酥饼、狗肉包子、鸡丝卷、重油麻花、盘香饼、水晶豆沙饼、小酥、佛手酥、绿豆煎饼、穿心馃、酥面馃、玉米馃、高庄馍、牛肉馍、狮子头等。除上述传统名点外,还流行一些日常小吃,如鸳鸯饺、四喜饺,海棠花卷、红曲卷、夹沙蝴蝶馍、春卷、作猫耳朵、三丁酥盒、面泡、菊花酥、燕子酥、荷花酥、菱角酥、核桃酥、松果酥、螺丝酥、石榴酥、羊肉锅贴、五香小油饼、三层如意卷、粉子馍等。这些小吃主要以面粉为原料,以牛羊肉及猪板油等为配料,口味偏重油腻。

饮料——过去皖北农村一般人家不喝茶而喝开水或生水。只有富裕人家才招待客人喝茶。城镇居民喝茶的人多一些。酒不能算日常饮料,但在节日或宴席上则是招待客人的必备品。有些地方饮酒成风,“无酒不成席”,这是与阜阳、宿县一带盛产酒分不开的。

安徽的民俗文化

一、阜阳剪纸

安徽省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巾冒、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阜阳很早即有剪纸出现和应用。从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鞋花、袜底花之用。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朴素的审美观,形成了艺人剪纸风格和作品内容。

阜阳剪纸,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艺术特色而享有盛誉。1978年以来,阜阳剪纸继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东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艺术特色

剪纸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单色和彩色两大类,南北剪纸又因风格各异而有所不同。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真是绚丽多彩,百看不厌。

二、徽州祠祭

徽州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的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曾广泛流传于古徽州的祁门县、歙县、黟县、绩溪等地。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徽州宗祠大量涌现,宗祠祭祀活动成为徽州宗族活动一个重要内容。

祭祖是徽州宗族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过去这项活动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制止,在徽州众多地方很少举行,已经鲜为人知,并且有在徽州消失的可能,人们只能在有关文献资料查找,而在安徽省祁门县西乡的箬坑乡、历口、闪里、渚口等地比较完整进行春祭活动。特别是箬坑乡马山村整个春祭活动环境热烈、过程繁杂、组织完整、程序规范、仪式隆重,有较强的宗族色彩。为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礼仪、以及民间音乐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以马山村春祭活动为例就徽州宗族的祭祀进行述说。

马山村虽地处深山僻壤,民风纯朴,民俗悠久。每年腊月二十四要挂祖容像,进行冬祭。三十夜要到宗祠拜祖先,然后再回各支祠拜祖容,春祭时间为正月初二、初四,三个祠堂轮流,祭后每人发一杯米酒。初七为人日,收祖容,耍舞狮。有老人送子的习俗,如添男丁要做衣服、供香油、接腊烛,以致谢意。五月十三祭关云长,办关帝会。十二晚开始祝寿,十三打锣。清明节六支后裔轮流派人到历口镇沙堤叶村标坟。中元节在村口栲基山社的河滩做道士戏,祭祀孤魂野鬼,要搭高台,竖长旗,闰月为十三幡旗,常年为十二幡旗。八月初一到西北面的西峰庙接西峰大圣,中秋节送回。

春祭活动马山已有十几年没有做过了,最近的一次是1989年,次近是1963年。祁门县箬坑乡马山村的春祭活动基本上保留了徽州宗族祭祀模式,是我们研究徽州宗族祭祀的一个活的标本。徽州宗族祭祀已渐行渐远,并有消失的可能,马山村的春祭活动如果不进行抢救发掘,将来可能有失去传承的危险。

三、颍州肘阁

“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据老艺人口传,其形成年代在清代中期,系祖籍颍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师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驮歌”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肘阁”发源地在颍州袁集、阜南朱寨一带,流传中心区在今阜阳市南部几县、区并沿淮水流传至凤台、寿县、蚌埠及河南等地区,是流播区域横跨两省沿淮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民舞艺术。

“肘阁”表演队伍构成的基本单元,系由位于下位成人演员和位于上位的儿童演员构成,两者以铁支架捆固连结,造型高大奇巧。表演一般要经过化妆、扎彩架、着装、上架、表演、下架与卸妆几个程序。“肘阁”表演对演员体能、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两位配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场”、“前后翻”、“后空翻”、“自由摆”等技巧与难度并重的动作,这种民舞适宜于在空间较大的大型群众集会上表演,具有艳丽惹眼、造型独特、惊险刺激的轰动效应。

“肘阁”舞表演塑造的艺术形象多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历史名著和传统戏剧节目。近几十年来也补充了一批充满现代生活气息、贴进人民群众生活的节目,很受群众欢迎。“肘阁”演出器具简单,主要有用于固定支撑上位演员的铁架,让高空演员上下用的铁钗及相关戏剧人物服装等。“肘阁”演出的伴奏乐队一般由5—6人组成,使用乐器有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钗等。

“肘阁”舞作为颍州区几百年来保存至今的一个独具魅力的地方剧种,保留了已几乎失传的“驮歌”舞的诸多表演技巧较原始的风貌,又开创了后世“抬阁”高空表演技巧的先河,在三个民舞前承后续演变过程中,“肘阁”起着极为特殊的“过渡”作用,因而也较为形象、完整、生动地体现了颍州民舞传统文化的原始风貌与固有特色,是今天研究颍州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活标本”。

四、安徽婚俗

在古徽州,一场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经过以上阶段和程序的,才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旧时徽州人的婚嫁习俗,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诸多繁文缛节,不少到带有迷信色彩和买卖婚姻的因素。下面我们就从徽州婚嫁的九道程序,一一来让大家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说媒:旧社会的古礼,男满18岁为“弱冠”,女满15岁为“及”。儿女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开始关心其婚事。联姻讲求门当户对,实际上女方每望高攀,男方却需适当迁就。故有“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的说法。;一般都由乡里的好事婆娘,往来游说,巧言撮合,或由男方选定对象,委托媒婆前往提亲。女方如同意,媒婆就取得女方年庚八字红单送到男家,男方将八字置灶君座下,以测有无不祥之兆。若厨房三日内不失盘打碗,不缺瓢少筷,认为初步吉利。再将男女两方生辰八字送到算命先生处,看看是否相冲相克,全部通过,确认无误才可以正式求亲说合。

行聘:俗称“下定”、“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红贴,称为“鸳鸯礼书”,在内页写上男子的生辰八字,装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下一支新毛笔和一块新墨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请一名本房男性亲属带上批书匣,随媒人去女家,俗称“下定书”。同时还要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头节礼”,如衣料、首饰、礼银等。如民国期间黟县的礼银规矩就是108块银元。不过这也要看家庭财富多少而不等,但尾数都是八,寓意“若要发,不离八”之意,而且每枚银元上都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字。女方受到后要由家长(父兄)用其新笔墨在鸳鸯礼书中内页左边写下女方生辰八字,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亲允大吉”,送回男方此为“批书”。女方收下的礼金,用来置办嫁妆,富豪往往自增陪嫁。这样就算是正式定亲了。鸳鸯礼书就是订婚凭证。定亲后,男方一年三节均得向女家送礼。

请期:订婚后,男女完婚,男方先请媒婆上门提出结婚请求,得到应允后,由男方捡选迎娶日期,书写在红柬上,配上相应的礼物,请媒人送到女家。古时便称为“请期”。现代叫“送日子”。搬行嫁:在迎娶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需派人前往女宅搬嫁妆,称为“搬行嫁”。搬行嫁期间,男女双方住宅张灯结彩,鸣炮奏乐。嫁妆一般都是房间家具及日常用品。富贵人家也在拜匣里放上一些金银首饰等,吃、穿、用品业一应俱全,机会可供一生享用。(有的甚至连棺木都备齐!!)。

开面:又称“拉面”。在迎亲的当天,姑妈或舅妈要给新娘开面,即用两根丝线靶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否则要被讥笑为“毛脸”。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已经结束。

迎亲:成亲值日,迎娶新娘要用花轿,少数沿河地区用船。迎亲人员一般为媒人、喜娘、舅舅、姑父以及与新郎、新娘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抬轿者为四人,富贵人家为八人。新郎一般要亲自前往,歙县也有不用鼓乐,不要新郎上门迎亲的。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大门紧闭,要待男方在门缝中塞足了“喜包”后,方才打开大门,鸣炮迎客。然后开始“哭嫁”,母女报头痛哭,不过哭声中更多的是乐感而不是悲伤。为什么要哭呢?据说是“不哭不发,哭哭发发”。花轿出门后,有的地方还偷偷盛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出去,象征“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花轿到了男家村口即止步不前,要等新郎背进村子,这里面又有典故,婚后若是吵架,媳妇就可以声称“又不是我自己走上门的,是你把我背进来的”。

拜堂:歙县的习俗是,花轿至男宅落地,新郎亲自迎至厅堂,即行拜堂礼,黟县的习俗就是轿至男宅大门,公婆、新郎都上楼,要等新娘入了洞房,传带同时高呼“一代高一代,一代胜一代”。新娘入洞房稍事休息后,才出来行拜堂礼。

闹洞房:花烛酒宴散席后,亲戚好友聚集新娘放里,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逗新娘发笑或是出一些难题来捉弄他们,以此取乐。图的也是“炒发”。

回门:新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望,此为“回门”,如新郎伴送,则为“双回门”,女婿第一次上门,要一一拜见岳家诸亲长辈,中午岳家要开席宴婿,称为接女婿。徽州素有“丈母娘见女婿,犹如见皇帝“,以及”女婿上门活祖宗“登说法。所以非常隆重。第一次回门,不等夕阳西下,新婚夫妇必须告辞归家。

五、徽菜

徽菜是指徽州菜,它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古徽州)。后来,由于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起,饮食业发达,徽菜也随之转移到了屯溪,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

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徽州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

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百种。

徽菜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旺,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徽州地处山区,历少战乱,自唐宋来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各族、派均有自己信仰崇拜的偶像,为祀神礼佛,民间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食用供品,最典型的莫过于祭祀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的“赛琼碗”活动了。这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动在集中展示汪氏族人所精心烹制的数百碗供品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

明代晚期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实力及影响力位居全国10大商帮之首,其足迹几遍天下,徽菜也伴随着徽商的发展,逐渐声名远扬。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徽州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徽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浓淡适宜,讲究食补,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在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看了安徽民俗饮食文化有哪些的人还看:

1.安徽的饮食文化特点

2.蚌埠饮食文化

3.川菜饮食文化风俗有哪些

4.中国饮食文化礼仪常识有哪些

5.安徽有哪些春节习俗

6.中国饮食礼仪文化常识有哪些

1.(国学、自然科学综合题)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记载:“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请问这是对什么的描述?

A.指南针

B.地球磁场

C.磁性反应

D.地磁偏角

2.(数学、自然科学综合题)物理学中,规定电导的定义式为G=1/R(R为电阻),请问这样是否可以得到G’=1/R’+1/R”(其中R’和R”不是相等量)的导出式?

A.可以

B.不可以

C.随机而定

D.无法判断

3.(外语、国学综合题)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英文名为:

A.Lao-zi

B.Lao-tzu

C.Laoz

D.Laose

4.(自然科学综合题)物理学上固、液、气的三态变化,表现在化学上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且可以一定范围内增大和缩小

C.因环境原因,分子的原子核、电子发生裂变反应,造成状态不一

D.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5.(自然科学综合题)不同的环境有着适应这种环境的生物,那么,我国的哪个地区可以适合多种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6.(社会科学、外语综合题)最近在我们身边,出现一个新名词---“CPI”,请问“CPI”的正式中文名是: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消费者消费水平指数

C.消费者上涨指数

D.消费者生活水平指数

7.(艺术、人文科学综合题)《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不仅是个名画家。而且是个:

A.文学家

B.音乐家

C.思想家

D.哲学家

8.(人文科学综合题)北宋的南京城,在今天的:

A.山东省

B.河南省

C.江苏省

D.北京市

9.(社会科学综合题)货币代表的价值是黄金。如果国家的黄金储备过少,就会造成-----,从而引起-----。

A.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B.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上升

C.通货紧缩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D.通货紧缩人民生活水平上升

10.(信息技术、国学综合题)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源于我国古代经典:

A.《墨经》

B.《诗经》

C.《周书》

D.《周易》

答案:

1-5:DDBBC

6-10:ACBAD

1、3、5、6、10都是知识性题目,所以无话可说

2题是数学推导的,没有注意电学中串联和并联

4是初中化学!分子间隔变化……

7这个很少人知道,但是达·芬奇的确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8这个南京是指河南的商丘

9属于经济学题目,而且高中政治有讲吧?

不过这个题不错,和三星智力快车差不多的难度了

1.《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是哪部?(A)

A.《宋史》 B.《明史》 C.《唐史》 D.《资治通鉴》

2.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B)

A.奥斯汀 B.威尔第 C.福楼拜

3."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A)

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麦克白》

4."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A)

A.《血字的研究》 B.《东方快车谋杀案》 C.《尼罗河上的惨案》 D.《难逃一生》

5.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D)

A.醉花阴 B.一剪梅 C.如梦令 D.声声慢

6.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A)

A.《飞鸟集》 B.《吉檀迦利》 C.《草叶集》 D.《瑭璜》

7."破釜沉舟"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迹(B)

A.李煜 B.项羽 C.贾岛 D.李世民

8.樱花的花期一般有几天(C)

A. 5天 B. 6天 C. 7天 D. 8天

9.在俄罗斯象征友谊的颜色是什么(A)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黄色

10.旗袍起源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 D)

A.傣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11.夺得欧洲冠军杯最多的是下列哪只球队?( D)

A.曼彻斯特联队 B.拜仁慕尼黑队 C. AC米兰队 D.皇家马德里队

12.本次釜山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夺得多少枚金牌?( C)

A. 145枚 B. 150枚 C. 155枚 D. 160枚

13.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你知道世界上仅有的三名获得过"大满贯"的运动员

的名字吗?( D)

A.瓦尔德内尔,刘国梁,王励勤 B.孔令辉,王励勤,金泽洙

C.瓦尔德内尔,孔令辉,刘国正 D.瓦尔德内尔,孔令辉,刘国梁

14. CBA联赛中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最多的运动员是下列哪一位?(B)

A.姚明 B.王治郅 C.刘玉栋 D.胡卫东

15."飞人"乔丹曾多少次获得NBA总冠军称号?(C)

A. 4次 B. 5次 C. 6次 D. 7次

16.我国可以发展边境贸易最多的省(区)是(C)

A.内蒙古 B.新疆 C.云南 D.西藏

17.下列平原中,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

18.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A)

A.欧洲联盟(UN) B.世界贸易组织(WTO)

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D.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19.大金塔、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吴哥窟依次位( C)

A.法国、缅甸、意大利、柬埔寨 B.柬埔寨、法国、意大利、缅甸

C.缅甸、法国、意大利、柬埔寨 D.缅甸、意大利、法国、柬埔寨

20.位于云冈石窟附近的大型煤矿是( D)

A.平顶山 B.兖州 C.淮北 D.大同

21.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法兰克福是德国( D)

A.人口最多的城市 B.最大的港口城市

C.最大的航空枢纽城市 D.最大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22.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我国古典园林是(A)

A.圆明园 B.颐和园 C.拙政园

23.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家是(D)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24.战国时期,总结前人医疗经验归纳出的四诊法,是哪位名医?(D)

A.李时珍 B.华佗 C.李冰 D.扁鹊

25.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 A)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云港石窟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常识(二)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31.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绿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

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35.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45.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语文常识(四)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诔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28.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2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3.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34.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5.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36.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7.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

38.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40.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1.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语文常识(五)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宫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五谷:稻麦黍菽麻

19.五彩:青黄红白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脏:心肝脾肺肾

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色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46.六合:天地(上下)东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淮南豆腐宴再 擒 全国大奖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